《林鄭與民為敵?應當立即派錢》鄺俊宇
林鄭月娥終於捨得推出第三期抗疫基金,但面對慘遭疫情摧殘的香港,僅240億的抗疫基金簡直杯水車薪,當中預留約130億採購疫苗,用作援助失業人士僅45億,政府稱資助受疫情重創的行業,例如幼稚園、補習中心、健身中心等,但其實遭重創的行業又何止如此?而單單45億又如何可以救市?須知道過去一個多月來「禁堂食令」致食店生意慘淡,雖於今週五(18/9)起獲回復經營至午夜十二時,但要記得這只是正常不過的安排,而非救市的策略,部份食店可能連下個月租金都未籌措得到,試問抗疫基金若不大幅增加對各行各業支援的金額,社會又如何能度過今次難關?
起初稱不用港府埋單的全民檢測,最新港府埋單估算竟花費約五億三千萬,當中直接找到的確診個案僅32宗。據《東方日報》估算,每位確診者竟花費近一千六百五十六萬公帑,成本屬高屬低?還有那個近乎沒有市民會使用的「銅芯抗疫口罩」又燒八億,這些公帑若直接援助水深火熱的老百姓豈非更好?全民再派錢至少一萬,花費的公帑約七百億,但直接令市民受惠,是如今最好的支援方式。
今次抗疫基金向每間PartyRoom派發一次性$20000津貼,向導遊或領隊資助$15000,向旅遊巴司機資助$6700,金額聽起來已覺得「有好過無」,但這種程度的支援真的足夠嗎?當保就業基金向部份企業派發數千萬元之際,可憐部份未被關注的行業卻僅獲些微津助。面對因林鄭政府漏洞所致的第三波疫情,連林鄭月娥本人都承認,估計因海員進入本港時不需強制檢疫而造成今波疫情爆發,正尚社會各界預期林鄭政府需「補鑊」之際,第三期抗疫基金竟大縮水至此,這又怎能教市民信服?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均強調香港的財政儲備餘八千億左右,故需要審慎理財。老實而言,相比世界各地政府的儲備,八千億儲備已經算是非常健康,而現時香港的經濟狀況是非常需要及時的扶持,不然各行各業或會出現如骨牌般倒塌的效應,結業潮來臨之時就更難挽救,而這個時刻正是關鍵時間,若抗疫基金僅240億,根本不能改變現時窘況,實在需要大幅度「加碼」才有轉機。
財政儲備近八千億公帑應用來救人救市,而非繼續勒住荷包,妄顧百姓水深火熱,曾經講過不認同基本法107條「量入為出」原則的林鄭月娥,在2016年《明報》報導裡她如此說:「什麼叫量入為出?你(政府)大把錢,有8000億元儲備,你就使啦,為何要『相適應』?」
今天的林鄭月娥,不是在自打嘴巴?
======
小編按:腦細Patreon開動!會員獨家影片/Podcast/深度分析文章,全方位開打輿論戰線!
https://www.patreon.com/Roykwong